鉻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與危害
鉻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,它是人體內分泌腺組成的成分之一,三價鉻協助胰島素發揮生物作用,為糖和膽固醇代謝所必需,鉻缺乏將導致糖、脂肪或蛋白代謝系統的紊亂,據認為是與動脈弱樣硬化癥和流行病相關的心臟發病的原因。
有人調查了各類食品中鉻的濃度,其中以海藻類最高,魚介類、豆類、果類次之,依次是動物蛋白、蔬菜、谷類,所有食品一起考慮,則鉻的平均濃度為0.17ppm,若以每天攝取食品重量1.5㎏,那末鉻的攝取量為260μg,如果成人每日從尿中排出的鉻為5-10μg,以此為補充人體內鉻平衡的最低量,并且人體對食物中三價鉻的利用率可能是5%-25%,計算每日從食品中供給的鉻應為20-200μg,據調查發現少數地區存在著鉻缺乏癥,在耶路撒冷周圍難民營居住的兒童,可認為全部患有糖耐量障礙及低血糖癥,經口服乳酸鉻之后恢復到正常,這反映和鉻的缺乏有關,尼日利亞營養不良的兒童也患有糖障礙癥,補給鉻后出現好轉,美國人的膳食中鉻量不足,原因是在食品精制過程中造成鉻的大量損失,面粉失去40%,砂糖失去93%、大米失去75%、玉米油失去72%,脫脂牛奶失去50%以上,一部分患有糖耐量障礙的美國居民,在補給鉻之后即有好轉。
胃腸道吸收Cr3+的能力很低(3%)、Cr6+比Cr3+易吸收,在胃中Cr6+與胃酸作用還原為Cr3+。Cr6+易由呼吸道吸收,Cr3+沉積于肺,大部分為不溶性,不能為組織利用。Cr6+可經皮膚吸收,Cr6+被皮膚還原為Cr3+,鉻被吸收到血液后,逐漸與輸鐵球蛋白、白蛋白、β球蛋白結合,輸鐵球蛋白有兩個結合鐵的部位可與Cr3+結合,Cr6+通過細胞膜的能力強,在血液中,鉻在15min內50%進入紅細胞,血液中的鉻代謝較快,可迅速從血液中消失,轉移到組織中,鉻以輸鐵球蛋白結合的形式分布于體內,主要積聚在肺、肝、脾、心、腎、胰腺中,人體中含鉻總量約為6㎎。鉻在體內經過短時間貯存后,80%吸收的鉻由腎臟排出,一小部分由糞便排出,乳汁也排出鉻,正常人血液中的鉻為11-65μg?l-1,平均為27μg?l-1;人尿中為5-10μg?l-1,或排泄量平均為8.4μg?d-1;人發中為0.69-0.96ppm,血鉻、尿鉻、發鉻都可以作為判斷環境污染危害的指標。
各種鉻化合物的毒性強弱是不相同的,金屬鉻很不活潑,是無毒的。一般認為二價鉻化合物也是無毒的,三價鉻化合物由消化道吸收少,毒性不大,六價鉻化合物(鉻酸鹽)毒性大,比三價鉻大100倍,口服重鉻酸鉀,對胃腸有刺激作用,食入后會出現口腔粘膜變黃、嘔吐、吞咽困難、上腹部燒灼痛、腹瀉,嚴重者出現休克、紫紺、呼吸困難,還會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,病人恢復后,多無后遺癥。